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集腋成裘建电子典籍四库,聚书为塔筑网上医苑七阁。

伤寒六书

伤寒琐言序 明理续论序 刻陶节菴《伤寒六书》序

伤寒琐言卷之一

辩张仲景伤寒论 治伤寒用药大略 伤寒言证不言病 厥分寒热辩 伤寒用浮中沉三脉法 伤寒传足不传手经辩 结胸解 伤寒寒热论 论伤寒少阴病发热而反用药不同 论伤寒两感 伤寒合病并病论 伤寒变温热病论 温病辩 杂病诸病方法 阴证 伤暑 急下急温 诸方

伤寒家秘的本卷之二

伤寒总论 伤寒秘要脉证指法 论浮脉形法主病 论中脉形状指法主病 论沉脉形状指法主病 辩脉虽浮亦有可下者脉虽沉亦有可汗者 论风伤卫气寒伤荣血辩 用药寒温辩 正伤寒及温暑暴寒劳力感冒时疫治各不同论 两感伤寒误治论 伤寒合病并病论 伤寒少阴证似太阳太阳脉似少阴为反用药不同论 伤寒阴阳寒热二厥辩 伤寒结胸痞满辩 伤寒伏阴脉大论用药之误 伤寒伏脉辩 伤寒言证不言病论 伤寒传足不传手经论 急下急温论 伤寒标本论 治伤寒看证法则 伤寒表里见证治例活法 三阴无传经论 发热 头痛 项强 恶寒 恶风 背恶寒 寒热 潮热 似疟 无汗 自汗 头汗 手足汗 盗汗 烦热 烦躁 懊憹 身体痛 拘急 咳嗽 气逆 短气 口干 胸胁满 结胸 腹满 腹痛 小腹满 呕吐 干呕 咳逆 下利 热入血室 四逆 不大便 谵语 郑声 小便不通 小便难 小便自利 舌苔 脏结 咽痛 头眩 鼻衄 吐血 心悸 发黄 发斑 发狂 肉瞤筋惕 怫郁 瘥后昏沉 劳复食复 动气 伤寒霍乱 不仁 阴阳易 不眠 多眠 狐惑 百合 蛔厥 伤风见寒伤寒见风 瘛疭 风温 湿温 风湿中湿 温毒中暍 战栗

杀车槌法卷之三

序论 劫病法 制药法 解药法 煎药法 秘用三十七方就注三十七槌法

伤寒一提金卷之四

一提金启蒙 一提金六经证治捷法 一提金脉要 一提金贯珠数

伤寒证脉药截江网卷之五

伤寒 伤寒标本论治 论伤寒正治逆治反攻寒热辩 论伤寒用药法则 伤寒统论受病之由 伤寒无阴证辩 论伤寒难拘日数辩 伤寒阳厥阴厥辩 看伤寒识证内外须知 论伤寒传足不传手之误 论伤寒六经变正法 论伤寒见证识病法 论伤寒有证见之必死法 论妇人伤寒与男子不同治法 论妊妇伤寒又与前证有易法 论产后伤寒与胎前有别法

伤寒明理续论卷之六

伤寒三阴三阳脉证论 阴阳虚实用药寒温辩 六经用药格法 阴阳虚盛用药寒温辩 三阴三阳脉证 汗下温正法 伤风见寒伤寒见风脉证 三阳合病 太阳阳明并病 春温变热 风温湿温 风湿中湿 温毒中暍 发热 头痛 项强 恶风 恶寒 背恶寒 寒热 潮热 似疟 无汗 自汗 头汗 手足汗 盗汗 烦热 烦躁 懊憹 身痛 四肢拘急 咳嗽 气逆 短气 口干 阳毒 胸胁满痛 结胸 腹满 腹痛 小腹满 呕吐 干呕 咳逆哕 下利 便脓血 四逆 厥逆 不大便 谵语(郑声附) 小便不利(小便难附) 小便自利(小便数遗溺附) 舌上白苔(脏结附) 咽痛 头眩 鼻衄 吐血 心悸 发黄 发狂 筋惕肉瞤 多眠汗下(附霍乱) 阴阳易阴阳交 怫郁 瘛疭 战栗 时行两感 不得眠 发斑 动气 蛔厥狐惑 百合病 不仁 霍乱 瘥后昏沉 伤寒四证类玄(出《指掌图》)

《伤寒六书》 明 陶华 著于公元1445年

当前位置:伤寒六书»首页
书内搜索:
阅读 7.4万+

著作简介:

《伤寒六书》,又名《陶氏伤寒全书》,6卷。明代陶华(节庵)撰,成书于明正统十年(1445)。本书为陶氏所撰6种伤寒著作之合订本,包括《伤寒琐言》《伤寒家秘的本》《伤寒杀车槌法》《伤寒一提金》《伤寒截江网》《伤寒明理续论》等六书。

书中对《伤寒论》六经病证的辨证论治,从证候归类、病证专论、六经传变、阴阳表里虚实等方面加以阐述,另对《伤寒论》诊脉法、用药法亦有专论。其于伤寒病证治法多宗张仲景,但亦汲取后世温热病证治的方法,而受朱肱《南阳活人书》的影响较大。但其6种著作,内容颇多重复,对某些伤寒证候之辨证尚欠清晰,所选方药或有杂乱之弊。

作者简介:

陶华(1369—1463),明代医家。字尚文,号节庵、节庵道人,明余杭(今属浙江)人。幼年业儒,旁通百氏。及长,遇良医授予秘藏医籍,遂探研医术。精研汉代张仲景《伤寒论》,颇有创见。为人治病,深切脉理,旁察病源,随症制方,不拘古法,屡有奇效。

著有《伤寒琐言》《陶氏家秘》《杀车槌法》《一提金启蒙》《证脉截江网》各1卷。宋成无已《明理论》只50证,陶鉴其未备,斟酌增删之,写成《伤寒明理续论》1卷,1445年合辑为《伤寒六书》又名《陶氏伤寒六书》)六卷,流行较广,颇有影响。后又撰《伤寒全书》5卷、《伤寒治例点金》2卷、《伤寒治例直指》2卷、《伤寒直格标本论》1卷、《伤寒段段锦》(又名《十段锦》《十段关》)1卷,《伤寒全生集》4卷。在伤寒分证和治法方面,有所发展。此外又著《痈疽神验秘方》(一作《痈疽验方》)1卷、《陶节庵心髓》1卷。

其自制方剂“柴葛解肌汤”,流传至今,并被收入《医宗金鉴》。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使用协议|隐私政策| 返回顶部

使用本网站,即视为您已阅读并同意使用协议

© 岐黄 ( 晋ICP备18000168号 )

Powered by Discuz! ©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