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注金匮要略 |
《高注金匮要略》 清 高学山 著于公元1872年当前位置:高注金匮要略»首页
阅读 0.9万+
著作简介: 《高注金匮要略》,四册。清代高学山(字汉峙)注,约成书于清同治十一年(1872)。书前有王邈达序。末册佚二页,由王氏补笔。书中自“脏腑经络先后病”至“果实菜谷”二十五篇逐条详加注释。注文以天地气化阴阳浮沉之理分析杂病症情、诊断及方义,叙述精微,见解独到,并与《内经》《伤寒论》及诸家方书融会贯通。 作者简介: 高学山,清初医家。字汉峙,会稽(今浙江绍兴)人。精研仲景之学,擅长伤寒杂病,于仲景之旨颇多发明。如论伤寒必兼中风;谓风寒不从皮毛而入经络、从口鼻而入胸分者,仲景概用吐法;而喻昌《尚论篇》则改寒为痰,立痰病一门,是抹煞仲景一大法等。其对仲景三阳用针法、少厥二阴用灸法亦予以注意,撰成《伤寒尚论辨似》《金匮要略注》(后改名《高注金匮要略》)等。1872年陈勉亭获《伤寒尚论辨似》抄正,予以校补,参以己见,终成完帙。 |